上海交大企業家總裁培訓課程
【課程簡介】
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,金融業也呈現出百舸爭流的競爭態勢,各金融機構只有“搶抓機遇,加快發展”,才能不斷實現自我提升的目標,才能拓展出廣闊的生存空間。與此同時,我們也看到金融在發展中遇到的挑戰:
外部挑戰:金融品種不斷推陳出新,金融手段日新月異,市場競爭日趨激烈;
內部挑戰:管理體制和法人治理改革、經營模式的轉變、制度執行力、人才隊伍建設等問題仍然存在。
作為銀行的高管人員,作為眾多員工的管理者,他們的人格、才能、管理方略和責任意識,在很大程度上感召著團隊的士氣,影響著銀行業的發展,決定著金融業的興衰。因此,作為銀行的高管人員,必須在復雜多變的金融競爭環境下,加強學習,不斷實踐,努力將自己錘煉成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,發揮領頭羊作用,帶領著銀行業健康發展。
【培訓對象】
銀行高管、金融服務行業相關從業人員。
【課程體系】
課程僅供參考,或根據單位量身定制培訓課程方案。
模塊 |
培訓課程 |
課程內容 |
課程一 |
宏觀經濟學基礎理論 |
國民收入核算; 需求與供給; 消費與投資; 索洛增長模型; 真實經濟周期理論; 通貨膨脹和貨幣政策; 失業。 |
次級抵押貸款及債券 |
次級抵押貸款及債券的定義和特點; 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及債券的快速發展; 次級抵押貸款及債券的結構和規模。 |
|
次級抵押貸款債券的運作 |
次級抵押貸款債券運作的基本框架; 次級抵押貸款債券市場運作結構; 次級抵押貸款債券運作中的風險。 |
|
次貸風波在震蕩中擴散 |
風波從何而來; 點燃風波的導火索; 風波的增強和蔓延; 管理當局的應對措施。 |
|
次貸風波中的美國銀行業 |
美國銀行業警報頻傳; 風波如何波及銀行業; 銀行的自救行動; 次貸風波對美國銀行業的影響。 |
|
次貸風波啟示 |
金融創新與風險管理; 預警機制與危機管理; 國際化經營的機遇與挑戰; 宏觀調控與監管責任。 |
|
次貸風波引發的經濟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|
經濟危機對中國經濟的總體影響; 經濟危機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; 經濟危機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; 經濟危機對中國對外投資的影響。 |
|
銀行如何應對金融危機 |
身處"金融海嘯"之中的我國銀行業運行平穩; 傳統業務來看與中間業務仍保持了高增長的態勢; 應大力加強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風險防控工作。 |
|
課程二 |
銀行營銷環境辨識與金融市場競爭格局 |
市場營銷與銀行營銷; 我國銀行市場競爭格局。 |
海外專業化銀行的生存之路 |
信用卡:美國運通和MBNA的輕資產戰略; 抵押貸款:駕馭證券化的雙刃劍; 中小企業融資:Capitalsource的交易分解策略。 |
|
專業化基礎上的新型全能銀行 |
新型全能銀行的誕生; 花旗集團:套利專業化; 匯豐銀行:套利全球化; 面對金融創新,全能銀行的抗周期定律失效了。 |
|
外資銀行在華營銷策略及其影響 |
外資銀行的進入模式與規模; 外資銀行在中國的戰略策略; 外資銀行對中國金融市場的影響。 |
|
中資銀行:大而全戰略下的危機 |
中資銀行:大而全戰略下的過度競爭; 大而全戰略的背后:政策推動; 大而全戰略的后果:削足適履的危機; 中資銀行:從戰略看前景。 |
|
中外銀行市場競爭力比較優勢 |
中外銀行品牌力評述; 中外銀行產品創新比較; 中外銀行的價格策略比較; 中外銀行渠道建設比較; 中外銀行促銷活動比較; 中外銀行業務流程比較; 中外銀行客戶關系管理比較。 |
|
我國商業銀行營銷模式與策略選擇 |
營銷模式與營銷策略; 我國商業銀行營銷模式變革的必要性; 基于整合營銷模式的銀行營銷策略選擇; 業務流程科學化是商業銀行營銷的必要保障; 風險控制是商業銀行營銷的根本保障; 組織結構的調整與改進。 |
|
金融產品創新與中間業務 |
金融產品與中間業務; 我國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創新的動因; 我國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創新的現狀與問題; 發展中間業務、提高創新能力的對策探討。 |
|
金融衍生品新特點與國內銀行策略 |
國際金融衍生市場發展的新特點; 我國發展金融衍生市場的需求、現狀及前景分析; 國內商業銀行開展金融衍生交易的具體策略。 |
|
金融衍生品新特點與國內銀行策略 |
國際金融衍生市場發展的新特點; 我國發展金融衍生市場的需求、現狀及前景分析; 國內商業銀行開展金融衍生交易的具體策略。 |
|
城商行,適度多元化突圍 |
城市商業銀行,快速成長背后的隱憂; 商業銀行,業務的規?;T檻; 美國地區銀行的階梯擴張路徑; 國內銀行的借鑒; 城商行的戰略探索。 |
|
課程三 |
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體系的基本框架 |
COSO報告框架-《內部控制-整體框架》; COSO框架的內容; 巴塞爾委員會提議的兩個內控文件-《銀行組織的內部控制制度框架》與《內控體系的評價框架》; 內部控制框架向《企業全面風險管理(ERM)框架》的過渡; ERM框架和內部控制框架的比較。 |
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體系的基本架構 |
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體系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框架; 全面風險管理概念與內涵; 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體系的三大目標。 |
|
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體系的五大要素 |
內部控制環境; 風險識別與評估; 內部控制措施; 信息交流與反饋; 監督評價與糾正。 |
|
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體系的整體層面控制 |
內部控制環境; 風險識別與評估; 內部控制措施; 信息交流與反饋; 監督評價與糾正。 |
|
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體系的業務層面控制 |
前臺業務條線的內部控制; 中臺風險管理的內部控制; 后臺綜合管理模塊的內部控制。 |
|
信息技術和管理信息系統控制 |
控制架構與控制責任; 控制政策; 流程控制。 |
|
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體系運行的內部監控 |
全面的、獨立的風險監控體系; 逐步建立垂直獨立的審計稽核監督系統; 違規、險情、事故處置和糾正及預防措施; 業務流程控制。 |
|
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體系的機制創新 |
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體系的理念創新; 內部控制體系的組織創新; 內部控制體系的管理信息創新; 內部控制體系的機制創新。 |
【培訓師資】
交通大學教授,銀行業監管機構高管、銀行實戰專家、專業講師。傳授最精彩理念,提供最前沿解決方案。
【培訓方法】
課堂講授、現場體驗與學習參觀、交流互動、專家點評相結合。
【培訓費用】
根據培訓人數及具體培訓方案而定。
【聯系方式】
021-61266050 13916508926 戴老師/汪老師
熱點新聞
聯系我們
- 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高層管理培訓中心
- 電話:021-60880287
- 傳真:021-60880287
- 郵箱:346608060@qq.com
- 地址:上海市華山路1954號上海交通大學浩然高科技大廈17樓